日前,由太安农业保险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与南开大学农业保险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2023太安农业风险管理国际论坛成功举办。
本届论坛以“汇智风险减量、共建农业强国”为主题,聚焦国内外农业风险减量能力与技术提升,邀请国家部委,各省/市/自治区财政、农业农村、金融等相关主管部门,保险、期货等金融机构以及高校、科研院所等共同参与。《中国农业“保险+期货”发展研究报告》、《太安农业保险研究院成果集》、“太保e农险AI 9.0”等一批成果于会上集中发布。
01、数据赋能常态化风险减量
农业具备因地制宜、看天吃饭的显著特点,相应就需要农业保险结合产业特点来提供针对性服务。而在实际业务开展过程中,保险机构往往面临着相关数据获取难、数据不够精准等问题,难以充分发挥风险保障作用与服务价值。
随着卫星遥感、无人机遥感及地面物联网设备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农业数据采集能力随之增强,持续性、高精度的农业生产监测得以实现。
以“浙农险服务直通车”为例
该应用由佳格天地提供技术支撑,通过打破浙江省农业农村、财政、银保监、气象等部门与保险机构间的数据壁垒,一举破解小农户参保理赔难、保险与涉农主体数据共享难和政府风控监管难等问题。既提供线上承保、估损及理赔服务,同时通过编制风险地图形成常态化的灾害风险监测评估,还能够帮助政府部门量化评估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评价保险机构经营服务水平。
02、多产业场景特色农险服务
作为本次论坛的亮点之一,由太保产险发布的“e农险AI 9.0”集中体现了AI、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在农险领域的具体应用,佳格天地助力太保产险创新研发的“慧眼·智远”种植险风控服务平台、“渔智云”渔业保险智能服务平台等生动展示了农险在数字技术加持下如何服务于不同的产业类型。
面对灾害风险,“慧眼·智远”依托AI技术可实现灾害自动预警、损失智能核定、查勘客观准确,通过将灾害范围数据、作物生育期数据等与AI算法相结合,形成初步估损结果并智能推荐地面查勘位点,结合人工抽样调查输出精准的定损结果,提升农险业务开展效率。
作为太保产险“e农险”的技术支撑方之一,佳格天地以数字技术为支撑,助力将“e农险”打造成保险科技服务农业第一品牌,推动农险从“事后赔付”向“事前防灾、事中减灾、事后救灾、及时赔付”的“保防减救赔”一体化服务转变,不断深化、前置保险的风险管理属性。
未来,佳格天地将持续协同政府、保险机构、银行及农业担保公司等多类型主体,以数字化建设推动金融服务更精准高效,助力金融工具更好服务于农业农村发展建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