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像双翼的神马,飞驰在草原上,这里从此不荒凉,钢城闪光芒;再见吧金色的草原,再见吧幸福的家乡,我们将成为钢铁工人,把青春献给包钢……”一首镌刻心底的《草原晨曲》勾起尘封许久的过往与回忆,心已然随着歌声飞回那片二十二冶建设者们多次出征过的美丽土地——被誉称“草原钢城”、“稀土之都”的包头。有人说包头是内蒙古对外开放的重点发展地区,有人说包头是沟通北方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的交通要地,但对于数次建设这里的二十二冶人来说,包头是另一个故乡,这里是二十二冶建设者出发征战的源头之一,这里承载了老一辈二十二冶人的回忆和骄傲。
包钢冷轧工程是包钢按照“十二五”总体发展规划,依托稀土资源、淘汰落后产能、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推进节能减排而建设的节能环保项目。为了保住二十二冶的金字招牌,项目全体人员全部整装以待全力以赴。而项目伊始,施工人员就遇到一只“拦路虎”,12万立方米的土堆积成的一座小山将包钢冷轧工程的施工面覆盖得严严实实,想要施工就必须先铲平这座小山,看着横在眼前的阻碍,没有人逃避,反而是激起了无限的斗志,势要以最快的速度,最高效的组织,扫除这座“拦路虎”。推进施工进度刻不容缓,项目团队勠力协作,积极协调机械设备、联系土方堆积场地,所有人员轮班上岗,开启了循环模式,从土方开挖到装车倒运再到平整场地,仅仅一个月的时间,这座12万立方米的土山就被夷为平地,为厂房基础设施施工创造了条件。而在基础设施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又遇到了一条“地下猛蛟龙”。包钢冷轧工程主厂房总长918米,总宽380米,最大跨度48米,柱高50.5米,厂房柱基础坑深12米,且正处在包钢尾矿坝边缘,其下的土层含有大量沉积水,一铲下去沉积水就会如泉涌般喷发,基础坑随即就会坍塌形成泥潭。为了与地下水和泥沙进行较量,项目部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采取挖土、堵水、抽水三位一体的方法,一边挖土一边用沙袋堵水,同时进行抽水降水,管理人员全部投入到这场较量中,甚至全部上手跟着工人们一起肩挑手扛,手上起泡了没人抱怨,鞋袜湿了也没人吱声,经过几个昼夜的抢挖施工,终于束缚住了这条“水龙”。
项目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为了完成的圆满,总是需要全员的努力,大家心往一处想,才会让事半功倍,项目才能更好的完成。(赵越)
原标题:攻坚克难,鏖战包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