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北边陲小城满洲里一路向南驱车30多公里,就进入了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深处。一条柏油马路像是嵌入草原的一条溪流,蜿蜒向前。初来的人,很难想到这里竟然像‘阿里巴巴开门’一样,隐藏着一座神奇的铜钼矿。自从发现这座矿藏后,身为当地人为能有这样的矿藏感到骄傲,虽说我们这里绝大数的经济收入不是特别依靠矿藏,但能为这里的经济发展锦上添花也是挺好的。”新巴尔虎旗右旗居民王师傅,兴致勃勃讲述起矿藏的点滴。
内蒙古自治区新巴尔虎右旗乌努格吐山铜钼矿工程是中国二十二冶建设的首座有色金属大矿山项目,矿区面积9.8平方公里,拥有铜金属储量300万吨,钼金属储量64万吨,资源储量居全国第四位,是内蒙古自治区和中国黄金实施资源整合,推进产业结构重点项目。乌努格吐山铜钼矿项目总投资27.18亿元,设计定位为日处理3万吨大型有色矿山。中国二十二冶参建的内蒙古自治区新巴尔虎右旗乌努格吐山铜钼矿工程,于2007年6月开工,2009年10月竣工,历时17个月完成。
“再宏大的工程,建设逻辑也是由点到线,线动成面,因此测量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的好坏,项目团队首先要闯下‘测量关’。惟余莽莽的大草原上,路未打通,信号闭塞,只能纵车强行,双腿并用。为保证工程质量万无一失,测量人员对业主及当地测绘管理部门提供的红线点及有效测量依据点进行严谨复测,以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基础点确认后,测量人员开始测绘高程控制网水准基点,采用0.3毫米级精度的DIN10电子水准仪对水准基点进行复测检查,校测合格后,测设一条闭合或附合水准路线,联测场区平面控制点,以此作为保证施工竖向精度控制的首要条件。符合点位限差要求后,依据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严密布设场区平面控制网,作为场区首级控制。经过这一系列高水准、高精尖的测量工作,这才确立了整个工程的‘原点’。”项目测量员小任回忆起工作之初,所经历的测量工作,不仅心生感慨。
中国二十二冶缔造了闻名全国的“格桑花环下的矿业传奇”,未来中冶人将不负重望,在华夏土地上继续创造传奇。(胡颖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