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交通,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杨巷镇的天空一望无际,蓝天下一座座风机矗立,一扇扇叶片转动,二十二冶机电人用他们的双手,为这千年古镇开拓生态新篇章。
机电公司宜兴杨巷风电项目位于宜兴市杨巷镇都山西岸及蒲玕荡。该地区地貌主要为农田、鱼塘,且场区附近水系密布,是风机基础施工重点攻坚问题。风电场装机总容量42.9兆瓦。其中风机机组单机容量3.3兆瓦,塔筒高达140米,堪称标杆,是苏南地区风电领域一次新的尝试。
在这江南水乡之地,水源丰富且降水丰沛,全年有雨,年平均降雨日 136.6 天,降雨量达1207.7 毫米。连绵不绝的阴雨天气对施工进度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同时13台风机中10台风机位于蟹塘中,风机基础及吊装平台需要全部换填。诸多困难摆在面前,项目人员没有退缩,设立排水沟及时疏通积水,安排专人密切关注天气状况,收集气象预报资料;大雨后,对结构的支撑脚手架、电气设备、大型机械等进行彻底检查。必要时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在项目部全体人员的努力下,终于在工期内完成了施工任务。
项目部人员进场后,积极配合业主方协调风机场地的征地事宜,同时与设计单位积极沟通,为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奠定基础。由于施工现场位处鱼塘内部,土地绵软,基坑内部经常性渗水,施工、清淤难度大,同时进场道路在此条件下也无法承受住运输车经过,诸多困难摆在项目部面前。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项目经理决定从修路下手,先采用建筑残渣进行铺垫、压实,其次在建筑残渣之上铺洒泥土进行平整,厚度达两米的道路的完成,保障了运输车进场;基坑毗邻蟹塘,渗水情况严重,技术人员决定打两层钢板桩来降低渗水速度。在钢板桩内,桩基旁挖设有集水槽、集水坑,并配备抽水机用于抽取集水坑内的积水,解决了环境因素造成的难题。
一项工程的顺利开展,离不开项目经理带头把风,更离不开项目部人员的精诚合作。工程PHC预制管桩采用插扣式机械连接,由于施工经验少,第一根管桩的连接用了三个小时的时间,之后尽管加快了施工速度,仍用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三根试验桩打桩完成用了一整天时间,严重影响了施工进度。晚上项目部紧急组织会议,每个人提出自己的想法,与不同的管桩生产厂家进行沟通,最后决定更换管桩厂家,使用插销式机械连接。之后,在管桩施工中,管桩连接仅需3到5分钟,大大加快了施工速度。
9月18日第一台风机吊装完成;12月15日风机全部吊装完成;12月25日并网发电;12月28日获2021年度“宜兴市绿色建筑先进工作集体荣誉称号”。多项工程节点的如期完成,秉承着绿色工程的初心,项目部全体人员用时间证明机电人“业创一流”的精神,和为公司高质量发展不断前行的决心。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化困难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他们将在这鱼米之乡接续奋斗,贡献自己的力量。(南亚信,徐家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