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北区大理北路,繁华的街道边,矗立着几幢正在建设中的高层建筑,在钢筋混凝土的森林中,尤为显眼。这就是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机电公司承建的梧桐大道五期项目和中冶唐山凤凰新城裕华道南侧项目。
气温骤降,寒流袭来,日平均气温不足10度,体感温度也只有5、6度。凛冽的风吹打在脸上,刺骨的寒意让全程在现场监督作业的施工人员们倍感煎熬。这是一场寒风中的节点保卫行动,考验的是全体项目部人员势必完成“1215”节点的决心。
不到15人的项目部,要在这场紧急行动中完成全部的协调、调配任务,实现“1215”节点,即除人防外的全部电缆铺设完成,需要的是全体项目管理人员的紧密配合和超高的默契度。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直面困难,就像寒冬素雪中绽放的红梅一样,无所畏惧。
骤降的低温,为本不充裕的工期增加了难度。电缆需要达到图纸要求的弯曲度,才能在桥架和管道内自如穿梭,最终到达配电柜,实现输电目标。而低温易折则让电缆弯曲这件事儿变成了“老大难”。项目经理第一时间召开工程会议,针对冬季施工特点采取多项保温措施,将现场环境疏导作为冬季施工重点,及时清理现场,为不好弯折的电缆,提供更大的敷设空间。同时使用“热风枪”等加热工具,给电缆加温,让电缆恢复自然状态,更适合作业条件,最大限度的缩短工期。从开始的艰难尝试、齐心协力找方法、积极行动到最后的尝试成功。电缆摆脱低温限制,顺利敷设的那一刻,连刺骨的寒风也变得有了温度。
位于居民聚集的施工地点,环保质量目标是施工首要考虑因素。近年来,国家提出“蓝天保卫战”的新要求,唐山市对空气质量的控制标准也越来越高。这为土方开挖和运输提出了更高要求。例如,市区规定白天不允许运土车辆出行,必须夜间运输。考虑到工期紧张,项目部决定调整作息时间,白天进行土方开挖,夜间通宵土方运输,确保第二天开挖的土方有放置空间。无数个寒冬的夜晚,留下了项目施工人员们的忙碌身影。准时完成土方开挖节点任务,是他们心中坚定的信念。
“平静的海面练不出好的水手”。如果把项目比作一艘正在远航的船,那么项目经理无疑就是船长,项目部全体人员团结协作、缺一不可,直面风暴,在这场冬季节点保卫战中,他们将完成意志的磨炼和自我的提升,向风暴证明,他们是搏击风浪的最好水手,保卫战节点,他们势在必得。(郭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