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威海经开区科技创新局以数字赋能为动力,以制度重塑为目标,迭代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构建业务“办前感知、办时通畅、办后反馈”的全链条服务模式,打造体系化、规范化、智慧化社会保障经办服务。
服务“前”置,可办事项主动告知。创新智能感知,利用跨部门协同、大数据分析,联合人社、公安、民政、残联等多个部门实施数据共享,对服务对象进行大规模分析比对,精准感知可办服务事项,事先电话提醒群众办理,确保参保者权益。2021年,我们主动比对出已符合条件、暂未办理养老退休652人,电话提醒及时办理,受到群众普遍好评。
服务“提”质,医保业务智慧办理。强化问题导向,以“小切口”谋划“大场景”,以“三办”行动为抓手,探索推进多跨协同场景应用,促进医保业务提质增效。一是社保业务“线上办”。推动完善“互联网+社保服务”,在推动多介质办理业务的同时,优化经办服务方式,持续提升经办服务便捷化水平。二是适老服务“暖心办”。聚焦老年人特殊群体,依托大数据平台代替传统意义上的社保待遇资格全员认证服务,通过对待遇领取人员全方位行为轨迹分析,动态判断社保待遇领取资格,实现了“数据多跑腿、老年人少跑腿”的资格认证新模式。今年以来,我区大数据系统的认证率达到96%以上,其中通过高铁民航信息比对、医院联网报销等方式“静默认证”2.1万人次,为老年人提供“不申报、不跑腿、不见面”的主动服务。三是高频事项“异地办”。打破地域壁垒,实现12个社保事项全市通办。同时积极探索部分高频事项全省通办、跨省可办。通过“异地受理、本地审核”的办理模式,打通社保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将“最多跑一次”向“就近跑一次”延伸,进一步满足群众和企业“就近就便”办理社会保险服务的需求。
数字“赋”能,经办服务智动反馈。一是社保业务办理结果数字化反馈。通过手机端应用、自助一体机查询等多种方式,及时反馈业务办理结果等信息,方便办事群众。二是服务满意度及时反馈。用好政务服务“好差评”信息,深入开展评价数据分析和应用,开展分区域、分业务、分时段比较分析,挖掘企业和群众反映较为集中的问题,及时发现掌握社保经办的堵点难点。三是基金运行情况及时反馈。不定期开展社保基金运行情况分析,为相关政策出台、优化服务提供依据,提升医保经办服务和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