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至28日,中国共产党安徽省阜阳市第六次代表大会隆重召开。会上,阜阳市委书记孙正东作题为《高举伟大旗帜 加快追赶跨越 奋力谱写现代化美好阜阳新篇章》的报告,报告振奋人心,催人奋进。
总结成绩,令人心潮澎湃;展望未来,共同信心满怀。加快高质量发展前景美好,实施追赶型跨越正当其时。奋力谱写现代化美好阜阳新篇章,阜阳全市广大干群正摩拳擦掌、翘首以待。
回首过去,成绩斐然。“十三五”期间,西南大外环、西湖大道、颍柳路泉河大桥、向阳路颍河桥等一批重点交通项目建成通车了;一中新校区、苗桥小学、城南中学、阜师大附属颍东第一小学及第一中学顺利完工了;规划馆、科技馆、大剧院、妇幼保健院、第五人民医院建成使用了;双清湾公园、岳家湖公园对外开放了……
城市建设蓬勃发展,各行各业欣欣向荣。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十三五”期间,阜阳财政向全市人民交出了怎样一幅怎样的答卷呢?
2015年全市财政收入200亿元,2020年这一数字增至346.3亿,年均增长11.6%,收入总量由2015年的全省第七位,提升到2020年的第四位,2019年财政收入完成352.3亿元,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财政收入目标任务。
2015年全市财政支出431.6亿元,到2020年,这一数字提升至671亿元,连续跨越500亿元和600亿元大关,年均增长9.2%,支出总量稳居全省第二位。
“十三五”期间,全市强化财政预算,深化制度改革,保民生、抓扶贫、兴教育、促农业、护医疗,各行各业红红火火、喜事连连。
投入民生工程资金共计757.6亿元,是“十二五”时期的1.75倍。累计实施53项民生工程,惠及1000多万城乡居民。
累计投入财政扶贫资金201.5亿元,是“十二五”时期的14.9倍。全市51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8个贫困县市区顺利摘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教育支出累计达538.7亿元,是“十二五”时期的1.7倍,是财政支出中第一大类支出。
农业投入累计达428.5亿元,是“十二五”时期的2.15倍。建设高标准农田320万亩,粮食产量连续13年获得丰收,粮食面积和总产量保持全省首位。
卫生健康支出累计达369.8亿元。养老、医疗、低保、救助等基本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全面构建,民生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忆往昔峥嵘岁月,展未来任重道远。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阜阳财政系统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重点在“增强财政服务保障能力”“着力保障民计民生”“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撬动作用”“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开创国资国企新局面”“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六个方向上发力,牢记初心使命,砥砺实干担当,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谱写现代化美好阜阳新篇章作出新的贡献。 (孙立宏 盛田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