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19日,未成年人网络沉迷防范机制实证研究团队成员赵欣冉,来到了江苏省徐州市教育局德育研究室,开展调研活动。
上午10点,团队成员来到徐州市云龙区教育局,遵守防疫要求,出示健康码行程码,完成来访人员登记,前往C楼德育研究室,进行实地访谈调研。
徐州市教育局德育研究陈戈主任于百忙中热情接待了成员,他结合徐州市深化教育环境及自身工作经历,介绍了近些年徐州市教育局及其他不同职能部门对于未成年人的网络沉迷防范工作。
通过与陈主任的交流,我们得知徐州市近些年对防范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的关注,包括教育局在内的徐州市委宣传部、徐州市新闻出版局、徐州市教育局、徐州市公安局还有徐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徐州市通信行业管理办公室等11个部门各司其职,维护未成年人成长环境。
关于对“沉迷”的定义,陈主任觉得对于沉迷者来讲它是一种主观的感受,但仅凭主观感受还不能准确的判断其是否已经构成网络成瘾,因为还需要一些量化指标来判断。所以对于“沉迷”的定义应该是主观感受和量化指标相结合的一个标准,既不能仅凭心理感受也不能仅凭量化标准,应是将两者相结合。
同时,陈主任也表示,目前网络上有很多关于沉迷的定义,但是还没有出现一种较权威且获得普遍认可的说法。他认为,只有先搞清楚什么是沉迷,我们才能“对症下药”,做好后续工作。
关于负有沉迷防范责任的主体,陈主任表示,在徐州市由市委宣传部牵头的完整防沉迷机制正逐渐形成。市委宣传部和新闻出版局负责游戏内容审核,及时发现查处违法违规及对未成年人有不良导向的内容。教育局负责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的教育引导,组织开展学生沉迷网络游戏问题的排查和专题教育。公安局依法查处利用网络游戏宣扬暴力、恐怖组织、赌博、传播淫秽色情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及违法犯罪活动。文化广电旅游局监督各级文化市场。通信行业管理办公室依法关闭经有关部门认定的非法网络游戏及其他违规情节严重的网站。市扫黄打非办负责网络游戏举报受理等方面的内容,负责净网和护苗行动。团市委妇联和关工委进行健康的上网指导,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和行为习惯,引导家长学校和社会各界履行未成年人的守护责任。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依法处理涉及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方面的投诉纠纷。
针对目前很多APP均设有将青少年模式,陈主任认为是科学的,青少年目前由于心智不成熟,如果缺乏引导的话,很容易沉迷网络,影响的不只是学习成绩。这些应用软件限制他们上网时间,其实也是对他们的一种正向引导,对于防止网络沉迷还是会有一定作用。
关于对于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法律法规,陈主任认为,过去的法律法规在对于未成年网络保护方面可能有些缺陷,但如今的法律法规已经走上完善之路。教育局正在要求并引导学校的教师进行学习这些法律法规。陈主任表示,如果我们能够很好地执行这些法规,贯彻法律中蕴含的精神的话,国家对未成年人在网络方面的保护就会迈进一大步。
据了解,陈主任担任了2020年徐州市教育局“家校共育”工作新闻发布会的嘉宾,对于“家校共育”,防止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的问题,他认为家校共育在防范未成年人网络沉迷当中要很好的去配合起来,要有一个一致的目标方向,就是立德树人。学校要按照国家的政策规定,实行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对防范未成年人网络沉迷进行教育,促进未成年人的成长。家庭也要负起责任,通过家庭环境,以亲子为纽带,以身作则,在家庭中促进学生健康上网。
最后,团队成员与陈主任在办公室内合影留念,陈主任表示了对团队研究方向的肯定,为这次访谈画上圆满句号,这次的交流也让团队成员对防范网络沉迷机制有了更深的理解。 (赵欣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