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居乐作为老牌优质房企,因为组织提效、多元发展、财务结构优化等诸多原因,向市场交出了一份满意的2020年财报。
财报分析显示,得益于房地产主业增长、多元化业务对收入的拉动效应,以及费用控制显著成效带来的“管理红利”,集团雅居乐营业收入、利润水平均为历史同期最好。
营利双丰收提质增效向管理要红利
2020年,雅居乐集团总营收为约为802亿元,同比增长33.2%;毛利达241亿元,同比增长31.3%;毛利率保持稳定,为30%;净利润122亿元,核心净利润11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2.7%和31.2%;股东应占净利润及股东应占核心净利润分别为94.75亿元及83.4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1%及23.3%。
从历史数据来看,相较于前4年的温和增长,雅居乐在2020年业绩明显出现了大幅提升,营业收入和股东应占净利润的增长幅度都较2019年有显著提高。
雅居乐的营利双丰收可以从多元化收入结构和费用控制两方面来进行分析。
为应对主业房地产开发业务整体增长放缓的势头,许多房地产企业都积极开辟第二增长曲线,探索多元化的发展模式。然而,相比于单一主业,多元化业务模式也给房地产企业提出了管理上的难题:随着各类业务不断扩张,如何协调不同赛道的业务单元,在规模扩大的同时实现管理效率提升?
在这方面,雅居乐交出了自己的探索成果。雅居乐集团副总裁潘智勇曾介绍,为了满足多元化业务的开展,雅居乐在集团层面实施了管理架构调整,将管控模式升级为战略管控型,通过业务协同效应,降低各项费用比率。
在2020年营收大幅度提升的前提下,销售费用与营收比率由2019年的3.36降到2020年的2.97,管理费用/营收比率由6.63降低到6.52,财务费用净额与营收费用比率由4.20降到1.30,初步实现了董事局提出的“向管理要红利”的战略目标。
降杠杆成果显著财务结构持续优化
2020年8月住房城乡建设部、中国人民银行召开重点房地产企业座谈会,随后出台了“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不得大于70%、净负债率不得大于100%、现金短债比小于1”的“三条红线”政策,这已经成为房地产企业监管硬性指标。
在这方面,雅居乐通过一系列财务管控举措主动降低杠杆水平,优化财务结构。2020年,雅居乐实现净负债率持续下降至61.0%,较2019年下降21.8个百分点,持续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剔除预收款后资产负债率降至71.9%;现金短债比持续上升,从2019年的1.0升至1.3;经营性现金流由负转正达33亿元,各项财务监管指标改善明显。
负债结构方面,有息负债978亿元,其中境内债占比57.5%,境外占比42.5%;一年内到期短债同比下降8.8%至386亿元,债务结构进一步优化。
平均融资成本较2019年下降0.54个百分点至6.56%,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拥有现金及银行存款总额508.65亿元,同比增加19.5%;总授信额度达1710亿元,同比增加6.9%,其中未使用授信额度880亿元,同比增加8.6%,现金及授信储备充裕,流动性良好。
由于财务保持稳健发展的势头,雅居乐2020年获境内三大评级机构AAA主体信用评级,获境外国际评级机构BB主体信用评级。
雅居乐2020年业绩发布后,已有11家大行机构陆续发布研究报告,予以雅居乐“买入”评级,并纷纷上调目标价,最高上调至18.14港元,对雅居乐整体业绩表现和未来发展前景表示出一致认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