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正式表决通过,正式公布。本法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
自2020年6月28日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下称“《数据安全法》”)经历了三次审议与修改,确定将于2021年9月1日正式施行,标志我国在数据安全领域有法可依,为各行业数据安全提供监管依据。
按照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要求,《数据安全法》明确数据安全主管机构的监管职责,建立健全数据安全协同治理体系,提高数据安全保障能力,促进数据出境安全和自由流动,促进数据开发利用,保护个人、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让数据安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为数字化经济的安全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数据安全法》重点强调,国家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以数据开发利用和产业发展促进数据安全,以数据安全保障数据开发利用和产业发展。国家支持开发利用数据提升公共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更有一大体现科技普惠性的亮点,加强了公共服务的要求:提供智能化公共服务,应当充分考虑老年人、残疾人的需求,避免对老年人、残疾人的日常生活造成障碍。同时更坚定重要数据的保护工作不可懈怠。
正如智能手机巨头都开发了盲人模式,帮助视障人员自如使用智能手机,不与社会脱轨,智能化的加速也应该以普惠全民为基础。考虑到老年人、残疾人的多种不便,相较于语音、指纹等生物识别信息,人脸信息更为便捷可用。同时随着iPhone系列手机、华为、OPPO、vivo等手机将人脸识别纳入手机解锁、支付等功能,消费者对于人脸识别技术有了更高的接受度。
为了实现更好地利用以及强效有力保护人脸信息,对于技术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三维视觉技术逐渐占据主流地位。
随着社会智能化能力的提升,数据已经成为行业发展技术迭代的重要部分。尤其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人作为最终受众,被全面“开发”,人脸、人体、指纹、静脉、虹膜等任何能作为身份认证的生物信息都形成了蓬勃发展的产业。尤其是人脸识别技术,更是跟着二代身份证的替换实现了深度落地。
但是,结合当下实际案例而言,2D照片数据已经泛滥,且复制和批量修改成本极低,隐私泄漏相当严重,无法实现人脸隐私信息数据的保护。直接导致了大众对于人脸识别技术的误解与排斥,极大阻碍了技术发展的进程。因此,我们需要更安全更高效更准确的人脸识别技术,以人脸信息为入口,为个体提供能加智能化、无感化的安全体验。
而3D数据由于采集门槛更高、没有批量修改工具,仿制成本高、彩色+深度数据需匹配等特点,非常适合当作生物识别隐私数据,并加以保护。
的卢深视深耕3D视觉技术近六年,是少有的BCTC前后端全通过验证的方案商。
的卢深视前端3D高精度结构光相机“青鸾”及3D人脸算法达到国家认证的金融支付增强级安全标准。“青鸾”相机搭配“DiluFAS1.0.1”算法,检测内容包括活体检测、人脸识别图像质量评估等,检测结果均达到增强级标准,其中,二维/三维假体攻击识别正确率高达99.995%,指标高于增强级标准(99.9%)一个数量级,更加有效地拦截多种角度、光线、距离、姿态及材质的二维图像与三维头模攻击。
后端辨识方案“DiluFR1.1.0”也获得金融支付最高安全级别增强级认证,在1:N人脸辨识(人脸4万比100万)测试中,误识率为万分之一时的通过率大于98.3%,误识率为十万分之一时的通过率大于98%。
针对目前2D数据为主流的情况,的卢深视的3D技术可实现“向下”兼容。
的卢深视提出,基于联合特征迁移和结构正则的特征兼容网络,实现新旧模型平滑更新及新旧数据库过渡索引升级,满足多家算法特征可相互比对的需求。同时,新模型可直接复用旧模型特征,不用存原始图像数据,从根源杜绝泄漏,更能保证隐私数据安全。
不仅如此,的卢深视的技术还能对原始图片做不可逆转换加密,使得后续数据传输、特征值提取与比对等环节都基于加密信息实现,有效保障隐私数据安全。
的卢深视为中国银联制定3D人脸相关标准,起草《中国银联刷脸付3D识别数据技术指南》,参与制定《中国银联人脸识别安全模组入网技术指引》,为中国人民银行制定金融支付行业标准打好基础。
还配合中国银联建立3D人脸辨识评测数据平台,探索中国银联3D人脸数据库技术体制,推动未来金融行业的3D测试标准。
产业上,的卢深视已经与移动支付头部机构达成合作,让多种移动支付手段都能在高度安全的把控下提升消费者使用感受,提升社会运行效率。
随着《数据安全法》的出台,我国在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域的法律法规体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而的卢深视也将持续推进高安全的3D技术赋能百业千家,让机器标配的“眼睛”在第一线落实数据安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