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白喜事不讲究阔气和排场了,群众的“人情担子”轻了,封建迷信和陈规陋习现象少了……清朗新风在汕尾这片红土地上劲吹,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日渐浓厚。近年来,汕尾各地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妙用“加减乘除”法开展移风易俗工作。尤其是今年以来,汕尾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积极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实事办在移风易俗上,大力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群众心里“落地生根”,促进全市社会风气进一步好转。
城区开展善美讲坛“红色故事汇”进校园宣讲活动。
“加”法带动好民风“减”法遏制人情风
在海丰县梅陇镇梅南社区有位“两委”老干部李某,去年他的长孙参加高考考上本科,按习俗是要请“升学酒”的,但他以实际行动践行移风易俗,取消了宴席计划,并向亲友们宣传移风易俗的意义,赢得了亲友和村民们的理解支持。
这是汕尾党员干部发挥党员干部“关键少数”带头作用,以“党建+”引领文明新风,减轻人情负担的一个缩影。全市党员干部、公职人员、“两代表一委员”以身作则,严格实行“十不准”“两报告”“两严控”等硬性要求,主动签订承诺书,以优良的党风政风引领农村新风。围绕“把群众的人情负担减下去,让社会的风尚文明树起来”的目标,汕尾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突出八项重点工作,提出婚丧喜事限额倡导标准,科学指导各地开展工作。
红海湾开发区遮浪街道东尾村将文化驿站建成传承红色文化、促进乡风文明、提升村民素质的新高地。
在乡村(社区),第一书记和党建指导员大力宣传倡导移风易俗的身影随处可见。海丰县海城镇深入实施“一亲三心”工作机制,引领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引起共鸣,自觉参与破陋习、树新风;陆丰市甲子镇城东社区积极探索建立以“党建+移风易俗”为重点的工作机制,及时成立“四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组织,并实现“四会”会长由党组织书记担任,切实发挥村(社区)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红海湾开发区遮浪街道东尾村利用红色资源优势,深挖其中移风易俗的因素,沿用老一辈成立治丧委员会的做法,以简单有意义的仪式举办丧礼……
各地坚持党员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贴近百姓、服务民生的“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进一步提升群众参与移风易俗的自觉性,向上向善的文明风气更加浓郁,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盲目攀比等不良社会风气得到有效遏制。
“乘”法引领新风尚“除”法破除旧习俗
去年底,一部名为《外来媳妇本地郎——来自汕尾的喜帖》的节目播出后引起极大反响。该剧以汕尾移风易俗工作为主题,宣传“善美之城”城市品牌所取得的成就,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营造了浓厚的移风易俗宣传氛围。
陆河县税务局开展移风易俗大讨论活动。
探索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基金”,建立政府社会双向互动参与文明实践新模式;在全国创新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统筹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化礼堂+村史馆”融合发展;在村社区设立“爱心基金”、兴建“爱心食堂”……汕尾制定务实管用的工作措施,不断完善体制机制,以宣教引领凝聚共识,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群,资源整合“乘法效应”显现,新风正气更加充盈。
城区凤山街道凤照社区将老戏台变成百姓大舞台,打造成移风易俗宣传平台;华侨管理区侨兴街道第八社区开展移风易俗大讨论活动,向群众征集金点子,发掘好办法;陆河县新田镇联安村开展文明实践站移风易俗宣传讲座,倡导村民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反对邪教迷信,提倡邻里和睦相处……各地涌现出一批推进移风易俗的好经验好做法。
移风易俗不仅需要宣传引导,也需要制度保障,各地纷纷出台相应的村规民约来保障移风易俗的实施,倡导新风尚,破除旧习俗。
城区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广泛深入开展,倡导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
红事份子钱平均数由600元降至300元;白事奠仪平均数由400元降至200元;每场婚礼操办费用由10万元降至6万元;每场白事操办费用由7万元降至4万元……这是海丰县2020年底以来调研统计显示的数据,移风易俗“红十条”“白十条”效果显著。
铺张浪费、礼金攀比、高额聘金、跟风宴请、封建迷信等陈规陋习在海丰县海城镇成了“负面清单”。该镇以婚丧嫁娶为主要突破口,为全镇各村各户移风易俗提供了详细指导标准,明确“什么事不可办”“什么事在什么范围办”。
“移风易俗,除掉的是旧陋习,换来的是新风尚,人情‘债’明显减轻,幸福感显著提升了!”群众纷纷竖起拇指点赞移风易俗工作。“红事一杯茶、白事一碗粥”的新风尚也逐渐从个人自觉转变为社会潮流。
下来,汕尾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依托移风易俗“小切口”做好服务民生“大文章”,让全市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