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期刊《PLOS ONE》刊发了一份来自马来亚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报告,名为《Attenuation parameter and 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 using FibroTouch vs Fibrosca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liver disease》,得出结果,关于无创肝纤维化诊疗技术优于传统检测手段,可实现1分钟内即出检测结果,此外,由中国科技医学团队研发生产的无创肝脏检测设备已经开始领航世界。
根据报告显示,马来亚大学医学中心共纳入了163名接受iLivTouch与FibroScan检查的慢性肝病患者,且通过检测分别对比了两种仪器的检测参数肝硬度值(LSM)和衰减参数(UAP/CAP)。经研究发现,使用上述两种仪器获得的测量值均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且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的可靠性为好至极好(组内相关系数ICC≥0.89),均可由不同背景的医护人员在经过充分培训后使用,为系统在临床端的广泛应用提供了良好基础。
据了解,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陆伦根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范建高教授等近期发布的一项研究也表明,iLivTouch对于检测NAFLD患者具有高度适应性,并且UAP值不会受到其他组织学成分的影响。对肝脏疾病的诊断和评价拥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直以来,肝癌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及生命安全,且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始终居高不下。据世卫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肝癌是全球发病率前十的癌症,仅2020年新发病例达91万人;不仅如此,其致死率排全球前三,2020年肝癌死亡人数达83万人。而我国作为肝病大国,2020年新增肝癌病例达41万,占全球新发病例45%;肝癌死亡人数达39万,占全球近47%,且属我国第二大致死癌症,全国肝癌患者总体5年生存率目前仅有12.1%。
肝癌危害之大不言而喻,然而这并不代表不可防。临床表明,肝癌发生的演变过程需经历肝细胞炎症-肝硬化-肝细胞癌“肝癌三部曲”,而肝纤维化作为进展到肝硬化的必经之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又因其拥有早中期可逆的特点,因此早筛、早诊肝纤维化成为了目前肝癌防治的主要途径之一,能够有效预防肝疾病进一步恶化。我国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要针对癌症开展早诊早治工作。此外,我国发布的首个面向患者的肝癌防治全流程指南《中国抗癌协会原发性肝癌患者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也明确,肝癌的有效预防措施之一即要注重早期筛查,尤其已患有慢性肝病、肝硬化或有肝癌家族史的高危人群更应该注意早筛早诊。
据了解,马来亚大学医学中心研究的iLivTouch和FibroScan运用的是当前肝疾病检测领域最为前沿的检测技术——瞬时弹性成像技术(简称“TE”)。结合此技术可实现无创肝纤维化诊断及肝脂肪变性诊断。而此次研究的iLivTouch是由中国的海斯凯尔联合清华大学自主研发且荣获专利的检测设备;FibroScan则是法国Echosens推出的主营产品。
那何为瞬时弹性成像技术呢?根据《瞬时弹性成像技术肝纤维化专家共识(2018年更新版)》解释,该技术作为一种超声弹性成像技术,通过检测肝组织硬度评估肝纤维化分期,具有非创伤性、快速等优点。根据马来西亚研究报告显示,两项设备在针对非肥胖者、肥胖者以及综合检测者的三组试验中,FibroScan检测时间平均需47秒,iLivTouch平均可达33秒。此外,两项设备的无效测量值也比较低,FibroScan平均无效测量次数是2次,iLivTouch(FibroTouch)平均无效测量次数则为0。
对比数据
目前,肝脏检测设备已被广泛运用于海内外的肝脏疾病临床检测中。据了解,海斯凯尔公司在此技术基础上还推出了自主研发的MigTE技术,打破了传统检测壁垒,可通过云数据统筹和智能计算方式,针对所有人群提供长期的监测和比对,可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肝脏检测解决方案。
面对全人类共同的生命健康威胁,全球针对肝脏疾病的诊疗及检测仍在做不断的深入研究和探索。近日,在“健康中国2030消除病毒性肝炎威胁行动”——公共卫生管理公益培训项目启动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庄辉院士再次呼吁,针对肝疾病,应筛尽筛,应诊尽诊,应治尽治,进一步提高诊断率和治疗率,实现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威胁的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