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由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主导的《系统和软件生存周期过程方法在疫情防控系统中的应用》国际标准,取得美国、英国、加拿大、韩国、澳大利亚、意大利等13个国家支持,成功获ISO/IEC立项,成为我国首个软件工程领域疫情防控相关国际标准。
据了解,该标准还将提交IEEE进行立项投票,有望成为ISO/IEC/IEEE三大国际标准化组织共同推进的国际标准。
都说做国际标准难,因为它涉及技术、产业、资金、资源、政策等诸多方面,但其又是展现国家科技实力,规范国际科技成果,引导国际科技发展的过程,不参与竞争,话语权就永远掌握在他人手中。
是勇闯“无人区”?
还是徘徊于“舒适地带”?
浙江标准化人给出的答案是一个字:闯
发起冲击
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集合标准化以及信息领域专家,以我省精密智控方案为蓝本,制定了数字化疫情防控系统标准提案,经过国标委的审核,通过国际标准国内技术对口单位提交到国际标准化组织相关技术委员会。
作为标准提案牵头者,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标准研究中心主任蒋建平至今还对这一次“首轮冲击”经历记忆犹新——
“标准化组织成员听完我们的介绍后,对项目本身颇为认可,但他们觉得,由于偏重应用管理,当时的项目可能更适合做一个技术报告(TR)。”
会后,浙江标准化人心绪难平:好不容易迈出第一步,难道要“出师未捷身先死”?做国际标准真的如此之难?
一夜无眠。不服输的他们立即对标准提案存在的问题仔细琢磨起来。这一琢磨,却带来了新的发现和重大转折。
“我们对疫情防控软件生存周期过程和一般软件系统生存周期过程的不同点进行了梳理,发现区别点主要来自两个方面——数字化疫情防控系统的新需求以及数字化疫情防控系统建立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蒋建平说。
此后,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经ISO/IECJTC1/SC7第三十五次全体会议批准,牵头联合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INCOSE(国际系统工程协会)、IEEE(电器与电子工程师协会)等成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防控系统”临时工作组,开始对标准提案进行全方位调整和优化。
柳暗花明
业内人士都知道,做国际标准,切入点非常重要。这次也不例外,为找准这个切入点,工作组集聚了西湖大学、浙江省电子信息产品检验研究院等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多次展开研究、探讨,决定从13个系统特征点对标准提案予以改进。
比如,隐私保护能力。为得到应急防控系统支持,个人信息有可能会被透露给厂商造成泄漏,对此,提案特别提出系统性的保护隐私。
又比如,响应时间。在优化过程中,增加了系统应对红外测温、人脸识别、健康码应用等用户场所管控类系统有明确要求,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风险等要求。
只要方向正确,就不怕路途遥远。
2020年底,经过近一年时间充分准备,优化完善后的标准提案再度被提交到相关国际标准化组织。
在随后举行的立项预投票中,很多被看成“硬骨头”的成员代表,都投了赞成票。
初战告捷,浙江标准化人丝毫不敢懈怠,旋即开始为下一轮正式立项投票忙碌起来。
尘埃落定
多番努力下,4月底,一个大喜讯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EC)传来:在相关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EC)的投票中,该标准提案以2/3以上绝对多数正式获得立项。
它从整体性、相关性、综合性出发,在充分总结我国防疫系统和软件生命周期过程管理经验基础上,广泛吸取了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智慧,着眼于使用系统和软件工程的理论和方法,以期真正实现疫情的整体智控。
标准制定后,将有望为世界各国运用信息系统开展疫情防控提供技术支撑。
《系统和软件生存周期过程方法在疫情防控系统中的应用》国际标准的成功立项,离不开国家标准委、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等政府部门的支持,也离不开省标准院等各研究机构专家学者的集体智慧。
在冲击国际标准的征途上,它可谓给后来者“打了样”。
众所周知,标准制定专业性和技术性都非常强,想成为国际标准制定的主导者,就要对其规则有深入和透彻的了解。
通常来说,国际标准组织制订标准有六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文本经过投票通过后才能进入下一阶段,整个标准制定过程大概需要24到36个月。
“中国标准要走出去,必须了解国际标准重要原则,熟悉掌握国际标准制修订流程。如ISO国际标准的重要原则是协商一致原则和全球相关性原则,意味着国际标准应尽可能广泛地被全球的产业以及市场利益相关方使用和实施,在制定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所有相关方的意见。”蒋建平说。
“做国际标准,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回首来时路,他感慨万千,“如果没有各方合力支持、标准化人的勇往直前,最后结果如何无法预知”。
就标准制定而言,要走向更高、更大的舞台,就要有敢于尝试的勇气和魄力,只有不断熟悉、主动发声,才能由参与者逐渐变成主导者。
伴随着我省数字化改革的春风,我们数字标准化人在国际舞台的声音将愈发响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