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专精而不能成,无涉猎则不能通也。”这句古语很好地诠释了何为“精通”。苏建明就是这样一个“精通”汽车电机的人,爱好且专注。创业近二十年,他的“蓝图”从一个小小的垫片开始绘就,如今的无锡市苏盛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就是他最好的“成绩单”。
苏建明敢想敢闯,凭借对汽车的兴趣,自学研发电机,从一个个小小的垫片到一件件精密的汽车部件,苏建明带领“苏盛”用创新开辟了国内国外各方市场,牢牢把握了汽配行业的话语权,成为了行业的领导者。“继承、扬弃、创新、坚守”,是他创业多年始终秉持的理念。
紧跟改革浪潮,瞄准市场创业
1988年11月,苏建明从部队转业被分去地方的烟草专卖局工作,之后又进了一家合资企业工作。1997年,他离开了合资企业,本想找个机关吃个安稳饭,但在合资企业做了多年的实业,对汽车又十分喜爱,加上国外对翻新机的需求增长,于是他又重新干起了汽车发电机和启动机的翻新。受到国内对旧电机进口的限制和规定加上汽车工业的逐步兴起,自主研发的意识开始萌芽。所以从2000年开始,苏建明就开始研发新电机,并开始销往美国市场,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
谈到为何在创业伊始就“走出去”,苏建明告诉我们,当时国内市场对技术的要求没有美国市场高,而他和他的团队对于新技术都十分重视。所以从2000年起,他开始了新电机的研发,并开始销往美国市场。从翻新到创新,并且一开始就做出“走出去”的决定,每一步都走得有条不紊,这是一位老实业者的素养。
无锡市苏盛汽车部件有限公司于2001年正式成立,那时的苏建明已年过五十,所以他当时给自己定了四个字。第一个“稳”,过了45岁创业跌倒了再爬起来是比较难的,所以要“稳”字当头;第二个“精”,所谓做精就是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我所能做到的最好。第三个“强”,一个企业最主要的强是表现在盈利上;最后一个“大”。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无锡苏盛在美国一下子就打开了市场。苏建明认为,汽车部件企业做的大多数是售后市场,但事实上国内的企业还是很缺乏高端的核心技术和品牌效应的,这是国内产品难以打进国际市场的关键因素。每一个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都会面临价格竞争,只有把产品做强,在品质的前提下降低成本,同时需要加入新技术的运用,才能真正提高国际竞争力。
“产学研”合作,坚持技术创新
汽车工业要做起来不光是整车,更重要的是它的研发,以及零部件的体系建立。作为实力雄厚的汽车零部件企业,“苏盛”从创立至今,始终致力于汽车电机新品种的研发:2002-2004年共研发了200多个品种,之后保持每年开发100-200个新品种,能够满足日系、韩系、美系、欧系多方汽车市场的需求。“我对新的东西很感兴趣,对已经得到的并不会陶醉其中,所以这也是一直鞭策我不断探索的源动力。”苏建明如是说,“作为中小企业,我觉得首先是扎扎实实把当前的事情做好。但做好当前的事情,不代表不需要创新,我一直很推崇企业要‘做精’。要想做精做强,就需要不断学习和钻研新技术新知识,并运用到自己企业发展中。这就是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具体谈到技术创新,苏建明认为,当下阻碍企业创新力提升的一大难题是人才紧缺。当前,中国的汽车产业还是以体力工人和蓝领阶层为主,人才总体质量不高;汽车领军人才和高级专业人才匮乏;缺乏汽车领域复合型人才,研发人才缺口大,人才流失严重,后备人才不足。同时,想要吸引名牌高校的博士生研究生到企业中来,对于中小企业还是比较困难的。更好提高企业创新力和竞争力的方式,就是搞“产学研”联合发展。于是,苏建明借助自己的人脉关系,带领着“苏盛”积极与各高校、科研院所合作,通过聘请高校互赞加担任企业的技术顾问,及时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工艺问题。
通过“产学研”攻克技术难关是其一,其二是人才培养发展战略。借助与高校专业领域领头人合作的机会,吸收并接纳其带领的优秀学生,通过提供实习机会等最直接的方式,在开发新技术的同时,为企业培养新型技术人才。
在苏盛十九年的发展道路上,印满了苏盛人努力创新的足迹。技术、管理、人才培养上更是渗透着苏建明一生兢兢业业的汗水。不断地创新让苏盛时刻保持旺盛的精力,越做越大、越做越强,是苏建明自始至终的信念。拥有独特的技术和工艺,高品质的产品质量,和不断丰富的高水平技术人才,让“苏盛”在汽车零部件市场中占有绝对优势,也是“苏盛”未来更大更强的一把利器。(林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