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筑绿色家园、健康家园、生态家园,是人类永恒不变追求的主题,低投高效是从事农、林、牧业发展的主要目的。在经济利益驱动和传统农业思想观念的影响下,长期的不合理耕种模式和大量施用化肥不但造成土壤板结、肥力下降,更使得生产出来的农产品质量屡屡出现问题,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健康。“二十一世纪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历史阶段,现代化的农业应该是高效的生态农业。”不论是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还是践行节能、环保、绿色的发展理念,都对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中国是农业大国,在人们的印象里,一听到西北地区,就认为是荒漠、干旱地区。而随着中国农业科技和育种技术的发展,西北地区的种植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1世纪是健康产业大发展的时代,一批又一批农业科技工作者为农业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尤其是在农业科技育种领域,不仅从西北地区为消费者带来了绿色健康的生态农产品,更为西北地区带去了绿色、环保、高效、节能的现代农业科技和发展模式。江苏疆地旱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凌文亮就是其中一位现代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先进代表。
跨行创业 深耕旱稻新品种培育
以“超级稻”为代表的我国水稻“高产路线”,有力保障了国家的粮食安全。而“疆地旱香”另辟蹊径,从节水抗旱的角度入手,探索出一条与“高产”路线并行不悖的“绿色生态”路线。
水稻,是一种离不开水的作物,这也是我国传统水稻种植的“主心骨”。20世纪末以来,我国水稻平均单产长期徘徊,一直未有实质性的突破——即使有良好栽培条件的高产超级稻,大面积生产也难实现稳定高产。其中,水是一大“紧箍咒”。一组权威数据表明了我国的缺水现实:我国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及以上的河流仅有2.3万条,比此前长期沿用的5万多条减少了一多半。我国又是农业大国,农业耗水量占全国总耗水量约70%,而水稻的用水量占整个农业耗水量的70%。与此同时,我国西北地区拥有大片大片一望无际平坦的土地,本该是难得的良田沃土,却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相对恶劣的气候条件,一直无法实现多产,更难说达到高产。
机缘巧合之下,创业数十年一直从事房地产和教育行业的凌文亮与他的一位正在进行旱稻新品种研发的农业专家朋友进行了交流合作,他了解到,因为水资源的匮乏,新疆的农业土地正在不断缩减,而最新培育的旱稻品种非常适合相对缺水的干旱地区种植,不仅完美解决了缺水的问题,还能调节当地的粮食结构,可谓一举多得。于是,“疆地旱香”在新疆的试种就此拉开序幕。通过采用分子标记育种与遗传杂交相结合的方式,历经十年,经过12代的迭代繁育,“疆地旱香”农业科技团队在新疆成功试种出“疆地旱香”的“旱香1号”“旱香2号”旱稻品种,并在新疆的克拉玛依、石河子、米东、阿勒泰等多个地区示范种植均取得良好成绩。
科学实验 致力发展现代绿色农业
“旱香1号”“旱香2号”在新疆的成功试种,标志着“疆地旱香”研发的旱稻品种已具备在干旱、贫瘠的土壤种植的条件,与传统水稻相比,具有更强的适应性,耐贫瘠、抗盐碱,在戈壁及各种坡岗地、低洼地块均可种植;可提高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锁水固沙,改良土壤;而且,旱稻秸秆粗壮,适口性好,蛋白含量高,可以为畜牧养殖提供优质饲料,实现农牧一体化,促进多产业配套发展。
而良好的品种要配有先进的种植技术。与传统水稻的沟槽、漫灌和畦灌等方式不同,“疆地旱香”的旱稻种植采用的是滴灌栽培技术,用PVC干管、支管和毛管管网输水浸润灌溉方式代替漫灌,用根际局部灌溉方式代替对土壤的全面灌溉。与水稻漫灌需要900方至1400方相比,旱稻平均一亩地的用水量在450-500方左右,极大地节约了水资源,并且提高了土地和水肥的利用效率。
与水稻相比,旱稻种植无需育苗、插秧,可采用旱直播,大大减少了水肥流失,避免传统水稻种植所产生的甲烷气体,同时降低了各种水稻病虫害发生的机率,减少了农药的施用量,绿色节能,低碳环保。凌文亮认为,既然选择在缺水的新疆地区进行旱稻种植,就必须配以最先进的节水、高效的播种、灌溉设配和技术,这样才能真正践行绿色、环保、节能、高效的农业发展理念。因此,“疆地旱香”大米采用的都是旱稻直播专用播种机,使播种、铺设滴灌带、施种肥一次性完成,这加速了旱稻种植机械化,以科技创新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了传统农业向高效生态绿色的现代农业的转变。
严格把控 定位味美质优高端市场
在凌文亮看来,绿色生态农业不仅仅是不施用或少施用农药化肥,它实际是一个农业生态复合系统,是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起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是将农、林、牧、副、鱼综合起来的大农业,同时又是将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的现代农业。绿色生态农业,不仅体现在农作物的种植过程中,也要体现在农产品的加工过程中,更要体现在农产品本身的质量中。
为了更大程度保障稻谷新鲜安全,减少加工后的大米营养物质的流失,“疆地旱香”在稻谷处理过程中将去除杂质后的净谷直接进行机械烘干,以提高稻谷品质和储藏稳定性。在干燥过程中严格把控稻谷水分,对含水量不同的稻谷进行分批干燥,将干燥后的稻谷水分控制在13%左右,同时控制稻谷干燥速度,避免烘干过快使稻米产生裂纹,提高了稻谷整精米率。在色选方面,为了提高大米选净率,“疆地旱香”采用超清大米色选机,高精度的图像采集专用镜头,超清臻彩亿万CCD传感器,能识别0.01平方毫米的斑点,进而精准识别分选,将一些已经病变的大米,黄粒米或者黑头的米从中去除,达到优质高品的要求。在包装方面,“疆地旱香”摒弃了市面上大多采用的5公斤、10公斤的普通塑料袋、纺织袋包装,选择了1-5公斤小包装生产线,采用真空包装,分为1公斤装和2.5公斤装两种规格,以保证旱香米的新鲜度和营养成分。一层层严格的生产过程把控、一条条标准化的产业链条,让“疆地旱香”的大米米香浓郁,米粒洁白整齐,米质晶莹剔透,色泽光亮,米饭有嚼劲有韧性,香糯爽口,无农残,绿色环保,富含硒等种微量元素及蛋白质,营养价值高,为市场提供了最原始自然的优质新疆大米。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越来越重视旱稻的研究开发。国际水稻研究所将旱稻研究列为21世纪初四大重点研究领域之一,这也佐证了“疆地旱香”多年来所一直致力的旱稻培育、种植及生产在未来有广阔的市场与潜力。由此,凌文亮也坦言了对于“疆地旱香”未来发展的构想。首先要在育种及种植技术上再下功夫,充分结合现代育种技术,引进一些国外优良旱稻品种,培育出更多更加高产、质优、广适的旱稻新品种。“我们也会积极与当地政府相关机构和农技部门对接合作,进一步推进我们旱稻新品种的试验、生产和推广。”在这一方面,凌文亮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认为,在我国适合旱稻种植的区域,可以适当推广旱稻种植,结合国家的农业科技政策,开展地区的旱稻栽培技术研究、旱稻产品的深加工研究等,促进旱稻生产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构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旱稻生产发展技术和推广体系。“旱稻种植的推广,不仅顺应了当前绿色、节能、高效的农业发展理念,为缓解西北地区干旱献一份力,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产出更多优质绿色的大米,让更多的老百姓能吃上好米饭。”(林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