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在持续,口罩等防疫护品的废弃处置问题越来越引人关注。
目前全国人人都戴口罩,在重点地区和重点城市,口罩、手套和防护服的使用量非常大,仅在上海一地,初步估计每天废弃口罩将高达1000万只,复工后的废弃量将高达1500万只。如何妥善有序处理这些敏感的废弃物,是摆在所有人面前的一个大问题。
近日,上海财经大学国家科技园内出现了一个铁皮“小黄人”,醒目的黄色和鲜明的“衣服”形状提醒着园区的复工人流和路过的小区居民——“用过的口罩、手套等防疫用品丢这里,小黄人来负责消毒和回收”。
受疫情影响,口罩等防疫用品的使用量激增,也平添了许多隐患,这些防疫用品不同于普通物品,如果随意丢弃,不仅可能造成二次污染,还有可能让不法商贩回收再贩卖。
为此,从中央到地方,纷纷出台规定或指导意见,要求居民利用酒精或84消毒液对口罩等防疫用品进行消毒,封装后再扔到集中回收点。
(一般小区传统集中回收做法)
“居民将用过的口罩扔进干垃圾的垃圾箱或小区专设的塑料垃圾箱,一方面无法阻止有人恶意翻垃圾桶收集口罩并二次贩卖,另一方面,社区垃圾桶每天都得消毒和清运,不仅增加了工作人员的负担,还会因为处理方法的不专业,留下二次污染的隐患。”上海斑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CEO卢晗告诉记者,团队为了解决废弃口罩安全回收这个全社会关注的问题,紧急把现有的AI拍照估重废纺回收箱做了改装,短短几天内实验了14种喷淋消毒方案,组装出了安全、防盗、不耗电、10天免维护的专用口罩回收消毒箱。它的制作成本极低,只有常见智能回收箱价格的十分之一,但仍然可以通过与蚂蚁金服联合研发的图形识别算法对投递口罩的用户进行各种奖励。由于没有复杂的电气硬件,这种箱子可快速量产,大规模投放。
“斑鸠团队擅长基于AI图像识别的废纺回收,在现在这样的形势之下,我们积极响应党中央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号召,为抗击疫情做这一点点事情,倍感骄傲和自豪,同时,这个回收箱图像识别算法的突击研发和专用植物消毒药水的研制,也瞬间得到了蚂蚁金服人工智能部和苏州凯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温尧林博士团队的响应和支持,让大家对做好这件事非常有信心。”
此前,蚂蚁金服人工智能部门与斑鸠回收共同开发了一种图像识别算法,可以借用居民手机中的小程序,对各种可回收物拍照识别估重,并依靠大数据和Riskgo风控机制,确认用户的投递行为真实有效,并给予各种激励。现因疫情需要,两方携手紧急新建图片识别样本库,训练算法,将小程序针对防疫物资的识别提升到了新的能力高度。
“我们有信心引导和激励越来越多的人积极参与到环保回收行动之中。”
在疫情过后,这批“小黄人”将接入阿里AIOT智慧城市平台,“回归本职”,继续为社区垃圾分类站岗,为共建绿色低碳环保社会贡献力量。
(斑鸠×蚂蚁金服 口罩专用回收箱)
牵头植物消毒剂研发的温尧林博士说:“抗击疫情的解决方案,要简单实用接地气,这样才有意义。”据悉,斑鸠回收箱内使用的特制植物杀毒抑菌药水为专利配方,由茶多酚和醋酸等安全原料配制而成,能有效杀灭口罩上沾染的各种细菌和病毒,不仅没有刺激性味道、不会像医用酒精那样容易起火、不会腐蚀箱体,还兼具了成本低、原材料易获取等优点,这为口罩回收消毒箱的大量复制推广创造了条件。
我们面向全社会开放我们的口罩回收箱改装方案,希望全国80万台旧衣回收箱都能根据当地防疫工作的需要,积极主动升级改装,为这场抗击病毒的人民战争的胜利共同作出贡献。
(通过拍照就可识别口罩、手套、防护服,并获取奖励,所有订单可追溯、可查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