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1月28日电(记者刘一乐)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低碳转型,构建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慢行交通作为城市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控制机动车出行比率,明显改善生态环境和城市空间质量,对于提高城市交通发展的可持续性和气候友好性至关重要。
1月28日,针对制约我国慢行交通发展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中宏网、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4家单位拟发起成立“中国慢行交通发展联盟”,旨在搭建政府、智库、企业、行业间交流、分享、合作的平台,持续推动慢行交通友好发展理念、政策、设施、文化在中国城市的推广与实践。同天,各召集单位对联盟筹备事项举办线上研讨会。
“中国慢行交通发展联盟”筹备研讨会上半场由中宏网总裁毕俊杰主持。邀请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管理编辑部党支部书记、副主任韦大乐,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方海,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中德低碳交通合作(CLCT)项目主任SebastianIbold,分别为会议致辞,厦门市交通运输局综合发展处处长周丹蓉出席会议。
在主题报告环节,交科院高级工程师李磊就“慢行交通友好城市”评价与发展进行讲述。GIZCLCT项目顾问MariePeters、厦门市交通研究中心交通规划所所长史志法,就“德国自行车道规划”和“厦门慢行交通建设”作经验分享。此外,哈啰出行两轮事业部行业研究中心主任刘芳从企业视角分享“共享单车与城市慢行的协同发展思路”。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钱国强向与会嘉宾介绍关于成立联盟的倡议与思路。
会议下半场,由交科院综合运输研究中心主任姜彩良主持,围绕“成立联盟和召开第一次中国慢行交通友好城市大会”的主题,邀请CIFF中国项目总监刘强、同济大学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卓健、交科院综合运输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显光、重庆交通大学共享出行实验室创建人王健、清华大学城市学研究员叶桢翔、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副所长杨新苗、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慢行交通分会会长熊文、中国公路学会旅游交通委员会秘书长徐伟、瑞典隆德大学助理研究员赵春立、中国规划研究院雄安研究院副院长杜恒、成都市政设计研究院院长钟祥、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规划所副所长盖春英、美团交通政府事务总监王倩、滴滴出行政府事务总监周鸿,开展专题讨论。
发言嘉宾一直认为,以慢行交通发展为切入点,倡导绿色交通,转变发展理念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慢行交通能够助力行业获得绿色交通发展动力,助力城市获得绿色社会发展活力,助力企业获得绿色产业发展效益,因此支持成立“中国慢行交通发展联盟”,打造政府、智库、企业、行业间交流、分享、合作的平台,作为提升我国绿色出行发展的重要支撑。
据悉,“中国慢行交通发展联盟”的4家创始成员单位将联络接洽更多有意向的机构和单位,组织筹备并正式成立联盟,并召开联盟成立大会暨首届慢行交通友好城市大会。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